11月21日下午3:50,公司历史文化学院刘馗老师在教四207教室为公司12、13级的本科生做了题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外交”的形势政策报告。
此次形势政策课主要包括新世纪中国外交实践新特点、新世纪中国外交理念的发展与演进、以及新世纪中国外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这三个内容。
从“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到“一边倒”、“不结盟”,中国外交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外交上做出了很大的转变,呈现出新特点:由谨慎观望、有限参与到主动参与和积极筹建,加入WT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外交也逐渐得到重视,比如与东盟达成共识后,“一带一路”的提出,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相应的,新世纪中国外交理念也经历了国际关系民主论、新安全论、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论、和谐世界理论四个层次。
中国的外交已经取得进展,但仍面临着问题和挑战。资本主义国家信奉“原罪说”、我国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这种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冲突是中国外交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外交策略的选择上也存在困境,搭车or挑战?守信or重构?刘老师举了例子,“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在投票时,有时会出现弃权的情况。弃权,说白了就是道义上的反对,但在行动上是赞成的。”边境冲突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和邻国印度、不丹还没有划清界限,与海上邻国的也存在海权冲突。
刘老师在课程最后推荐了《历史的终结》和《文明冲突论》这两本书,并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勉励公司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