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到底是什么?爱国就是对祖国和民族的关注、期盼、向往、忠诚和热爱。”集团副董事长、博士生导师杨鲜兰教授于10月18日在模拟法庭为学院第十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带来精彩的第一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杨教授从爱国主义的基本概念内涵出发,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指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具备的爱国主义观念,并对老员工怎样爱国提出了几点希望和要求。结合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精辟概括,杨教授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政治原则、政治素养,也是一种道德素质。
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时,杨教授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倡导并主导、为维护自身利益的世界历史过程。她强调,经济全球化催生出‘爱国主义已经过时’的困惑,但经济全球化并未带来国家及其利益的消弥,围绕国家利益的角逐较量却日趋激烈。她说,“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爱国主义更是一个国家辉煌腾跃的思想源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教育问题上,杨鲜兰教授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我们应当持有的态度”和“我们应有的实际行动”三个方面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问题。
在阐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具有的爱国主义观念时,杨教授从美国中情局发布的《十大戒令》、2009年美国抵制中国橡胶轮胎等制品的新“9.11”事件、叙利亚问题和利比亚战争、中国南海局势问题等分析,提出我们的爱国主义观念包含坚持国家领土完整、国家主权独立、国家经济安全的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她强调,面对大国的遏制,我们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最后,杨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在当今青少年尤其是在校老员工“偏执”爱国思想的问题上,杨鲜兰教授提出自己的衷心建议:一是对西方的论调要有理性的认识。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经常片面宣扬社会信息化、人权高于主权等问题,我们要警醒这些片面论调有意忽视国家的物理和地理的概念,她强调要理性认识西方的这些论调。二是对一些问题要理性认识。西方国家通过支持疆独、藏独、“法轮功”和制造边界纷争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煽动国民情绪,制造社会混乱。面临这样的局势,老员工应理性对待,要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表达立场、维护国家利益。三是要理性爱国。针对少数人将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割裂开来,杨鲜兰教授指出,中国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发展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紧密不可分割的,我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应该是高度统一的。她说,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到了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基本的政治素养,更是一种道德素质。
“我们总是将爱国主义常挂嘴边,但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却让我们时常感到困惑。杨教授的理性爱国、科学爱国理念让我们豁然开朗。爱国但不痴狂,理性而不迷茫将是我们今后爱国的明晰方向。”来自10行管的刘倚帆同学感慨道。(李珍 卫颖)